我校與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1日至2日,武漢理工大學與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青島藍谷管理局共同組織召開了以“海洋新材料”為主題的第54期鰲山論壇。論壇上,我校與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校長張清杰共同擔任本次論壇執行主席,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單位的150余位專家學者參會研討。論壇開幕式由我校副校長陳文主持。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吳立新主任致歡迎詞,并詳細介紹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總體研發布局以及海洋科技創新對新材料的需求。張清杰校長在致辭中表示,將集中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等優勢,匯集相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廣泛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平臺,重點在海洋新材料領域開展前瞻性的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
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副主任宋金明與我校副校長劉祖源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依托武漢理工大學在新材料領域優勢資源,充分發揮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綜合性協同創新平臺優勢,將新材料技術研發成果與海洋科技發展深度融合,拓展藍色發展新空間,為我國加快海洋強國與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論壇上,干勇、江雷、張俐娜、張聯盟、鄒志剛、岳遠征等近10余位院士和專家先后作了題為“仿生離子通道濃差發電”“甲殼素和海鞘纖維素構建新功能材料”“制造業強國新材料發展戰略”“光催化材料研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圍繞海洋新材料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了熱烈的討論,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設想。
通過本次鰲山論壇,與會專家系統分析了當前海洋新材料的研發現狀和研究進展,聚焦凝練了當今亟需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提出了海洋新材料研發的思路和方向,明確了未來研究方向,初步形成2030海洋新材料發展規劃,達到了預期目的。
“鰲山論壇”是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發起并搭建的高層次學術交流平臺,以評述報告、專題演講和交流討論為主要方式,探討海洋科學前沿問題,研究、發起大科學計劃和項目的高層次、跨學科、綜合性的學術研討會。本次活動在青島藍谷舉行,當前青島藍谷聚集了中國海洋領域唯一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國家深海基地、全國唯一的可燃冰鉆采船實驗基地等為代表的20余個“國字號”科研平臺,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等為代表的20余所高等院校,截至目前,累計引進各類人才5500余人,其中省級及以上各類高層次人才260余人。